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中瑞环境论坛昨在广州召开 瑞典市长来了75位

admin 2004-04-02 来源:景观中国网
由国家环保总局和瑞典环境部共同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瑞环境论坛:城市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昨日和今日在广州举行。出席昨天论坛开幕式的嘉宾有瑞典环境大臣索梅斯
由国家环保总局和瑞典环境部共同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瑞环境论坛:城市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昨日和今日在广州举行。出席昨天论坛开幕式的嘉宾有瑞典环境大臣索梅斯塔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汪纪戎,瑞典外交大使杰斯特姆,瑞典驻华大使雍博瑞,瑞典高级大臣克拉克,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沈柏年,广州市人大副主任邵云平,广州市副市长许瑞生等。   [B]瑞典市长来了75位 [/B]   这次论坛是城市管理者和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者之间相互交流的会议,来自瑞典的部分城市市长或管理人员、有关专家学者和最佳案例发言代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的有关代表,以及国家发改委、国家建设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内部分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54个特邀城市市长和环保局长约30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其中来自瑞典的市长就有75位。此次论坛以“提高城市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题,分别就城市环境管理的政策与相关制度、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改善等议题进行交流。   瑞典环境大臣索梅斯塔德在会上表示,目前瑞典已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中国也有这样的需要,两国进行合作,通过这样的论坛可以把双方的探索深入下去。   “近十年来广州市环保投资大约占GDP2%,预计到2004年城市生活污染能力将达到142万吨,老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2006年接近100%。广州生活垃圾目前已经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并建成全国第一座机械化分拣中心,垃圾分类率达到50%。”在昨天的论坛上,沈柏年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广州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经验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他表示,中瑞双方还将讨论选择一到两个中国城市作为可持续性发展城市概念的“样板城市”,选址具体将由会议方来决定,但广州完全有资格。二十多年来广州市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建设适宜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大都市为目标,城市质量有了根本好转。   [B]广州3年将增绿地119平方公里 [/B]   沈柏年说,广州市下一步工作努力方向是大力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青山绿地工程和噪声、固体污染处理等工程。   他还表示,在占到全市饮用水70%的流溪河两岸将设立100~300米宽的防护林,在三年内投入50亿元新增绿地面积119平方公里,从而实现到2006年广州“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目标。而广州市的最终目标是力争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立起城市空间优化、城乡及产业布局科学、人居环境优化的生态格局,率先在全国大城市中建立生产力发达、文化底蕴丰厚、生态文明、人们富裕、适宜创业发展和居住生活的现代化大都市。   [B]广州“创模”目标一定能实现 [/B]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强调广州应把创模作为一个不停歇的过程来推动   昨日,前来参加“中瑞环境论坛”的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创模”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记者:您如何看待广州提出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汪纪戎: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指标是参照国际上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指标,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设计制定的,初衷是希望中国能有更多城市将其作为发展方向。广州这几年在环保方面工作的力度很大,取得了很多成绩,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也要承认,如果对照模范城市的指标还有一些差距。   我有一个观点,环保模范城市的指标是刚性的,也是动态的。刚性是说规定本身是硬性的,不容置疑。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指标本身也要有提高,所以广州应当把创模作为一个不停歇的过程来进行推动。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B]广州创模只是“时间问题” [/B]   记者:新近公布的《2003年中国环境质量状况》中提到去年珠江污染有恶化趋势。而目前广州在创模过程中尚未达标的三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率、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都与“水”有密切联系。您如何评价?您认为广州在这次创模中的胜算有多大?   汪纪戎: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们进行水质分析分若干段面,其实去年珠江流域的劣5类水体有所增加,但同时1、2、3类优质水体也在增加,但是对水质的考核主要看劣5类水体,所以我们说珠江去年污染有加重的趋势。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监测到的污染主要在珠江支流,珠江干流水质变化并不大。而且去年珠江流域的降水量比往年减少了20%,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珠江的污染。   广东这几年在珠江环境治理上卓有成效,现在要做的是将珠江保护的规划脚踏实地地做下去。对广州来说,创模的目标一定能实现,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记者:绿色GDP最近很流行,现在国内有没有哪些城市具体在操作?   汪纪戎:目前绿色GDP在我国还未进入具体的实施阶段,我们只是做到了第一步,就是这一概念正在深入人心。现在GDP过强过硬的指挥棒作用正在大大弱化,更多的人在呼吁将环保损益纳入对官员政绩的考核中。我相信第一步走好了,其他政策的出台就有坚实的基础。   [B]应完善公众交通网 [/B]   这次中瑞环境论坛,瑞典环境大臣索梅斯塔德女士带来了一个75人的代表团。索梅斯塔德女士表示,瑞典非常重视中国在“可持续性发展”方面做的工作,对这个会议也十分重视。广东经济发展非常快,瑞典方面非常同意广东的意见,认为可持续性发展对广东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索梅斯塔德女士透露,瑞典和中国方面目前正在讨论选择一到两个中国城市作为可持续性发展城市概念的“样板城市”。她说,首先要对城市进行全面考察,找出哪些城市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能性,考察内容既包括高新技术,也包括当地政府的管理水平。她还建议尽量发展更多环保性汽车,并完善公众交通网,以解决汽车污染问题。   [B]各城市要相互联系 [/B]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污染控制司司长张力军:经过30余年努力,中国城市环境管理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经济快速持续增长情况下基本上遏制住了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重点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由于城市生产性功能定位没有根本改变以及多年污染,大多数城市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瑞典哥德堡市市长约翰松:大概15年前,我们和环保部开始讨论哥德堡环保工程,并创造了“哥德堡模式”———以合作为主的模式。以中央冷气系统为例,城市发展成公用管道系统,所有人都可以加入,这样就可以给宾馆、医院、办公室传冷。用这些系统我们最近25年耗油量减少99%。   斯德哥尔摩的省长赫尔斯特姆:交通汽车会带来一些干扰,在斯德哥尔摩,人们上下班用的交通工具大多是列车或是公共汽车,环境管理中很必要的一点是改善公共交通系统。   瑞典国家住房、建筑和规划国家委员会主任乌斯曼:在瑞典,我们规划城市发展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各个城市应该是在一套区域网络系统中相互联系的。我们相信一个合适的中心架构可以给我们更多的优势来增加城市的可持续性,不同的城市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相关的工业,在这种环境下可以相互合作而不是竞争,通过这套多中心架构再加上一个高速交通系统,我们就可以避免产生特大城市的某些风险。多中心城市架构使这个城市周围的环境可以保持原貌,这还可以平衡城乡之间的差距。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