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中国现代城市郊区发展战略

admin 2009-06-24 来源:景观中国网
今天的中国似乎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谓大都市的建设上,其一是在城市内部把楼建得越来越高;其二是在城市周围大规模开展圈地运动。一时间各种开发区搞得沸沸扬扬。城市在成倍扩张,一片片山林、农田和水系都在这一个城市化的过程中渐渐消失。在人们一个劲地高喊要保护城市生态的同时,所做的也只是多建几个堆砌得琳琅满目的公园,或是把河道修直,然后再来几条空空荡荡或者是挤满了机动车的所谓“景观大道”,以及装扮得花里胡哨的“文化广场”。在城市的结构上,我们长期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郊区。

今天的中国似乎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谓大都市的建设上,其一是在城市内部把楼建得越来越高;其二是在城市周围大规模开展圈地运动。一时间各种开发区搞得沸沸扬扬。城市在成倍扩张,一片片山林、农田和水系都在这一个城市化的过程中渐渐消失。在人们一个劲地高喊要保护城市生态的同时,所做的也只是多建几个堆砌得琳琅满目的公园,或是把河道修直,然后再来几条空空荡荡或者是挤满了机动车的所谓“景观大道”,以及装扮得花里胡哨的“文化广场”。在城市的结构上,我们长期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郊区。

 

1旧话重提

过去我们都有一个郊区或者郊县的概念。在城市的周围,郊区的人们以种菜、养殖为主,专门为城里人的厨房服务,是实实在在的乡下人。以前的工厂都建在城里。工人们工作、居住都在厂子里,政府发一个叫做户口的小本子,成了名副其实的城里人。后来改革了,市管县,农村的土地就一片片地划给了城市。“郊区”也就在这一城市化的过程中为人们淡忘。管理机构没有了,人们便不再谈论郊区。其实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为城市人口提供食物的郊区已经不那么重要。蔬菜和养殖业依赖发达的道路交通系统,到哪儿做都可以。可是作为满足新的城市功能需要、作为城市空间形态的一部分和城市生态环境的“郊区”却是今天应该得到广泛关注的大事情。

 

2对比欧美郊区

许多欧美的城市郊区,是当地人生活的牧场、庄园和球场。除了安静的别墅生活区,还有被保护起来的河川、湖泊、绿色廊道式的郊游步道、自行车道、野餐的营地等。郊区是人们居住或是娱乐休闲的空间。

也许有人会说,欧美郊区占用了太多的土地,浪费了很多的资源;也许这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可是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没有郊野环境的裸露的城市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现代化生活的要求。过去我们有农村包围城市的说法,而现在是成片的工厂包围城市。郊区不但没有为城市生态带来什么保护作用,反而加重了城市的污染状况。

 

3不断蔓延的北京“环”

古老的北京已经成为埋藏在人们记忆深处的影像:小小的都城被绿色环绕,遍布着很多水系和池塘。而现在的北京很难找到一条完整的水系。自然的景象正在快速地消失在人们视野中。以前的皇帝尽管每天在紫禁城主持朝政,但闲暇时间还要去颐和园避暑,去香山登高远眺。他都知道需要有一种远离城市的郊野生活。而北京的今天是什么样子?人们每天往返于居住的高楼和办公的高楼。城市这么广大,而实际上大多数人是在楼与楼的狭小的空间里度过他们的一生。北京,从前些年的二环、三环路,已经发展至现在的五环、六环路,甚至还在不断地向外扩张。我们有没有想过是否应该建立一个绿环,哪怕只有一个?我们是否还有机会呢?其实就现在的状况,每一个环里都还是有机会的,元大都的河流,香山的山脉、颐和园、圆明园的水系,这些本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绿色系统的,而现在大家都在疯狂地建设高速公路,不光北京是这样,很多城市还都在模仿北京。围绕着一个核心建立起来的城市是不会把河流水系放在眼里的。城市扩张的大饼摊到哪里,哪里就会是一片平地加上高楼。在人们眼里,高速公路比河流重要;高楼大厦远比山体和森林更值钱。到现在大家还只是关注城里最漂亮的高楼是什么。事实上一个城市最漂亮的地方应该在诸如河流、山脉、树木等等这些方面。我们不能让这些最有地域价值的东西都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消失了。

的确北京有了很多漂亮的建筑,但却缺少能真正代表地域特征的自然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缺少了生态系统的城市是不能呼吸的、缺乏生命力的城市。今天的人们都活得有点糊涂了。我们在拼命地工作、挣钱、买车、买房子、追求奢华的生活……其实大家都忘了,从生存的角度上说,我们最需要的是明媚的阳光、干净的水源和新鲜的空气。

当我们还把眼光放在城市内部的时候,随着城市的扩张,很多有价值的景观资源都一天天地在城市外围消失。毫无疑问这些资源才是一个城市所需要的宝贵财富。在城市内部建公园其实只是解决一个休闲或运动的功能问题,对于城市的生态结构来说,其功效是微乎其微的。建立一个城市外围的绿色系统是却有着更为实际的意义。

城市形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都像北京一样以环状不断向外扩散的发展方式是不对的。一个城市的规模和形态其实在选点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它周围的自然环境确定了,当然除非我们无视自然的存在。我们今天的城市形态很大程度上是受政治的影响、交通的影响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无知。环状的高速公路并不是疏导交通的最佳模式,不适于山区、不适于滨河城市。有没有听说过贵阳和昆明都在修二环、三环?自然山水对于城市来说应该得到其应有的地位。可以说过去50年我们的城市没有一个是以生态为依托来规划建设的。我们应该知道,如果水是一个地域的脉络,那山就是地域的骨骼和气质,植被是衣,文化是魂。如果我们把这些有价值的地理特征都保护好、规划好,城市怎么还会像一个大饼呢?

在中国我们虽然不可能像欧美国家那样为城市建立一个大型的郊野保护区、郊野娱乐区、郊野生活区等,但至少我们要充分保护好郊野的自然资源。而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为我们的城市生活服务才是明智的选择。如果城市外围的绿色景观系统能服务于城市的生态环境、服务于市民生活,成为市民周末、节假日的去处,整个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就会得到提高,同时一些旅游地人满为患的局面才会得到缓解,城市的景观特色才会更加明显。

城市的诞生和发展,一时一刻也不能脱离自然地理环境,城市对它所在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总是处在吸收与排除、适应和达到平衡的过程之中,因而城市的面貌特征、城市的平面布局和城市的职能总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而打上地理环境的印记。无论是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动物、植物和土壤之间并不是彼此分割的,而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联系,会形成一个自然地理综合体。城市的开发应该受到地域条件的限制。任何城市都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大,城市的建设不能忽略河流、森林等自然现状,城市建设不能像开荒种地似的烧光、砍光,夷为平地。

 

4田园城市的理想

大约100多年前英国人霍华德先生提出过“田园城市”的概念并受到广泛的重视。该概念的宗旨是使城市既有活力与效能,又有洁净美丽的景色。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欧美城市的发展。

霍华德模式图是一个由核心、6条放射线和几个圈层组合的放射状同心圆结构,每个圈层由中心向外分别是:绿地、市政设施、商业服务区、居住区和外围绿化带,然后在一定的距离外配置工业区。整个城区被绿带网分割成6个城市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定的人口容量限制。新增人口再沿着放射线在母城外面新设卫星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是人类对城市模式的美好理想,而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Canberra)花园城市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这种思维在西方流行了整个世纪。到了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经不住年青一代对环境保护的批判和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人们又重新审视回归城市之路。然而整个世纪的郊区建设已经成就了一个完整的城市功能、城市生态系统。“郊区”也已经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欧洲的郊区

[NextPage]

 

5城市的周边

我们过去就有“郊游”的说法,即到郊区农村去踏青。然而事实上今天大多城市的周边已经是遍体鳞伤。

随着近几十年城市的扩大和农村经济的需要,“乡镇企业”这一事物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一时间,城市的周围变得繁忙起来,高大的烟囱在城市的周围吐着烟雾,工厂排出的废水像一条条小溪流向河流、湖泊;进出仓库的大卡车把公路塞得满满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城市周边地区的状况。

不可否认,乡镇企业的建设为新的经济带来了活力。然而,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改善,而以破坏整个城市的未来为代价。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资金缺乏,我们的郊区是生态环境的重灾区,其所受的污染甚至有些比城市中心区更糟。


 

6城市生态的建立

我们印象中的郊区与我们今天谈到的生态系统和新的城市生活方式及与之相融合的郊区系统不能同日而语。今天大家的眼光还只是停留在城市公园、社区绿地、庭园小院上,对于广阔的郊区没有什么认识。其实这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机会和挑战。

郊区不再是一个行政区划,而是城市的一个地域与结构体系的概念。当我们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以建立城市生态系统为目标,把城市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有趣味,应该把郊区纳入到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中来,这将是一个最伟大的城市改造工程。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郊区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绿色空间。它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生态、生活、生产和文化的有机体。创造一个功能正常的郊区景观生态系统,我们的城市活力将会得到大大提升。

我们周边的资源是城市最重要的财富。那些没有被破坏的水系、森林、历史遗迹,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精神上的享受和实实在在的生活利益。

明尼阿波利斯在120年以前建立的绕城景观系统,跨密西西比河两岸,把密西西比河和周边的溪流、湖泊连成了一个整体。正是当年对于这些资源的保护,才能建立今天这样一个优美如画的明尼阿波利斯。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提出的要具备超前的眼光来看待生活,关注至今许多人还没有关注到的东西。

森林、湖泊、河流都不是孤立存在。他们必须系统性地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结构。郊区的生态结构必将影响到城市的内部的发展,反之,城市内部的生态也将对郊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样郊区和城市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城市生态关系。就像我们不能阻断郊区和城市的联系一样,我们同样不能把生态系统生硬地剥离开,城市的生态结构同样需要郊区的森林、湖泊、河流。郊区的森林、湖泊、河流就像城市的一道天然保护屏,保护着城市的发展和传承,维系着生态的稳定。

郊区成片的森林是城市天然的消声器。噪声对人类的危害正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而越发严重,只有在郊区的穿插包围下,才能有效地减少来自城市噪声的污染。 

城市大量工业的存在,加之交通、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城市绿地的减少,城市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媒体每天在播报着可吸入颗粒物的指数。作为城市的绿色屏障,郊区的森林可以有效地净化城市的空气。

在城市水源日渐枯竭的今天,郊区成片的湖泊是城市水源的有效补给,同时,也满足我们人类灌溉、航运、发电、调节径流、发展旅游的需求。成片的湖泊也能起到调剂气候的作用,对城市的地域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郊区天然的山水,是许多动物、植物的栖息地,是它们能够正常生活、生长、觅食、繁殖以及进行生命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栖息地为生物和生物群落提供生命所必需的一些要素,比如空间、食物、水源以及庇护所等。郊区通常能为很多物种提供非常适合生存的条件。它们利用河道进行生活、觅食、饮水、繁殖以及形成重要的生物群落。

 

7人口的迁徙

今天我们的城市面临着一个极大的问题,那就是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造成了城市的快速扩张。为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人们背井离乡,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寻找他们适合的位置,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大城市作为一个文化的熔炉,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能,那就是造化一代代新的城市移民,并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提供其所需要的生存空间。小的城镇并不具备这样的包容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中心城市到处都人满为患的原因。在美国也是一样,移民大多集中在诸如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大城市。然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现代城市生活多元化的需求,城里人开始追求乡野气息。而郊区正是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去处——既有城市的便利,又有自然的陪护。在这个意义上郊区实际上是为城市“扩容”。一个好的郊区系统可以让那些几百万、上千万的大城市不那么拥挤,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让每个阶层的人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

在这种区域型大都市的带动下,周边的卫星城因为一个良好的郊区系统的存在而被注入了活力,其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吸引力会得到大的提高。然而像北京这样,由于缺乏良好的郊区建设,主城区向外扩张直接把卫星城吞噬的现象对于建立一个良性的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功能结构是毫无益处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郊区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8新的生活方式与城市结构

居住、农耕已经不是郊区的主要功能。生态和休闲变得更加重要。随着交通系统的日益发达,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不会把生活简单限定在城市的中心,不能满足于整天穿梭在高楼大厦之间的生活。我们需要在闲暇的时间摆脱城市的繁杂与喧噪,去郊野放飞心灵。我们需要有个地方去亲近大自然,放宽心胸。我们之所以要建立一个具有完整生态系统的郊区,就是要满足人们这种日益丰富的生活,创造更加多彩的生活方式。

为了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可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即卫星城。建立这种城镇旨在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卫星城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在行政管理、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上同它所依托的大城市(母城)有较密切的联系,与母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以农田或绿带隔离,但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为了满足办公的需要,我们还是要有城市中心区,在这之外,我们还需要有良好的居住环境、舒适的购物场所、良好的教育环境,这些都可以通过郊区来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每天忙于在高楼大厦间工作、生活,更需要一种于健康、于家庭和社会有益的生活。当我们把自然资源和城市功能空间、生活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一个新的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态系统就摆在我们眼前。为了新的生活方式健康和谐的未来,何乐而不为呢?!

 

城市结构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