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浅析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以浦江县历史街区保护为例

admin 2008-04-11 来源:景观中国网
由于城市的发展,加之岁月流逝、修缮不利、保护意识的淡薄,众多古镇历史街区的环境与风貌正逐渐失去昔日风采,其本身涵盖的深厚的历史人文信息亦日渐缺失。文章以浦江县历史街区为研究个案,在现状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保护与更新策略。
  在我国经济转型与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对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的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保留既定的历史环境,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它们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状态与文化特征,想方设法使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历史空间成为能够接纳某些现代和未来城市功能的容器,并通过合理必要的保护更新方法,提高这个容器的适应能力,这是一种可持续的保护振兴策略,也是历史街区保护真实性原则的真谛所在。通过外在物质环境的保护与内在街区功能的更新,将历史街区的景观特色、传统文脉与文化内涵嫁接到新的城市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从而使其获得新的发展动力,这是大多数历史街区重获新生的必由之路。
  1历史街区概念及其基本特性
  所谓历史街区,是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遗存、具有比较典型和相对完整的历史风貌、融合了一定的城市功能和生活内容的城市地段。据此,历史街区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性。
  1.1风貌的完整性和典型性
  历史街区须具有相当规模,街区内建筑间的功能和形式也要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关联性。历史街区并不要求其中必须拥有多少文物建筑,它的价值体现在由成片规模及其建筑间相互关系所造就的视野所及范围内风貌的完整性和视觉的一致性。
  1.2遗存的真实性
  历史街区还应具备遗存的真实性,即历史街区内的物质构成(建筑物、构筑物、街巷、河流、外部空间等)基本上应是真实的历史遗存,保存着原真的历史信息,决不能是后人大量重建、仿建甚至假造的。
  1.3空间的功能性
  城市中的历史街区是城市功能和空间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空间的存在离不开相应的城市功能和生活内容,融合于历史街区内外空间的居民生活及其特色是历史街区构成的重要内容。因此,不同于文物保护单位可以采取改变原有用途、甚至不被赋予具体用途的保护方法,历史街区的保护要在保存其真实的历史遗存和历史风貌的同时,维持并发展它的使用功能,促进并提高历史街区的活力,适应并满足城市整体发展的需要。
  2浦江县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2.1浦江县区位及概况
  浦江县位于浙江省中部偏西,县城浦阳镇位于县中南部浦阳江北岸,县城前障后屏,锦围锈错。周公、仙华双峰对峙于南北,龙峰、伏蟾两山拱卫于左右,屏山襟水,形式佳胜。唐天宝十三年(754)建浦阳县时立为县治,筑土城,周1里;明代改筑石城,及至明代,周围已长达5里余,高1.3丈,有垛1094个,砖砌城门楼9座。县署建筑最盛时,有厅堂楼房150余间,至清代,城内有宫观庙宇及祠堂各20余座,学宫、书院、试院等建筑群体则错落其间,公共建筑的面积占城区面积的一半。居民住房大部分集中在县署四周和临界两侧,砖木结构的两层楼一字排开,颇为整齐,四隅居民鳞次栉比。抗日战争期间,县署、东岳宫被日本侵占军夷为平地,公私建筑损毁严重。
  2.2浦江县历史街区保护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今浦江县城内所存传统建筑多集中于解放东路〔原东街、横街〕、解放西路〔原西街、小街头〕后街〔民主路〕两侧及其周边区域。这几片街区传统风貌保存尚好,“屋宇交连,街衢狭隘”,基本保持了传统的空间格局。解放东路和民主路两侧商铺林立,是浦江县城的主要商业街道,一片繁华景象。街道则蜿蜒曲折,民居尺度宜人,生活风味浓郁。同时部分建筑做工考究,工艺精巧,木雕、石雕工艺生动优美,具有一定的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目前,街区几处文保单位和文物保护点保护情况尚可,但是大片散落的传统民居却面目全非,肆意乱建的现象随处可见。其次是街区的环境污染严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街区历史悠久,基础设施落后,生活环境恶化。目前,街区还存在几家公用一处生活水管,污水、雨水的排放管道也不齐备。此外,由于私建房较多,多数居民拆除原平房后改建二层楼房,使得原本狭窄的院子变成一线天。住宅面积大了,但是采光通风较差。居住密度高带来生活私密性差、休闲空间缺乏等问题也同时反映在老城客观现状中。
  (2)交通组织混乱,由于街道本身狭窄,平均在4.2米左右,且障碍较多,容易造成拥挤。
  (3)缺乏规划管理,造成当地居民环境意识的淡薄。再次,只有自上而下的政府行动,没有自下而上的保护要求。
  (4)在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上尚未找到适当的契合点,在缺乏保护的同时也未完全开发自身潜在的巨大价值。
  2.3浦江县历史街区的特色与价值
  2.3.1浦江县历史街区的特色分析
  (1)以商业为核心的传统街巷空间结构。城中心区以解放东路、民主路构成的“十”字形道路为核心,房屋沿道路呈南北向布置。
  (2)保存较完整的明清风貌的传统建筑。建筑是文化的表征。目前城中心区仍以商业、居住职能为主,部分建筑为明清风格的四合院住宅,沿街设店铺。并有张氏宗祠、理和堂等多处文物建筑遗存。人们依然维持着悠闲、古朴的生活方式。
  (3)古朴鲜明的文化结构。主要由形态、活动、信仰、观念四部分组成。其中景观形态是城中心历史街区悠久历史文化的表征;各类活动如商业、宗教、祭祀、民俗活动是历史文化的丰富内容;宗教信仰和当地居民的观念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深层次的结构。目前该街区多年来也形成了自己一套诸如婚丧、嫁娶、祭祀等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这些都是老城文化结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特色分析

名称

内容

特点分析

东溪、西溪、北渠、中渠四水环城

街道自由式布置,主干道呈井字形

形态完整,认同作用,文化价值,使用价值

建筑

傅家、大司58号等四合院

过街楼、风火山墙

浦阳镇:张氏宗祠〔新华路〕、理和堂〔保护区内〕、

        龙德寺塔〔塔山公园〕、贞节之门〔解放西路〕、张恒泰廿四间头、别驾坊、鸿渐堂等

其余乡镇:玄鹿题刻、郑氏义门祠堂、青萝古址、席  场桥、土库、肃雍堂、月泉遗址等

传统悠久,艺术珍品;思古幽情,缅怀追溯

东街、横街、西街、后街等

地方特色浓郁,传统商居空间,古朴而宜人

名人

刘贯、赵良本、宋濂、宋璲、蒋文涛、曹聚仁等

书画之乡,藏龙卧虎,人才辈出,激励后辈

民俗

岁时习俗、婚嫁、礼仪、庙会、信仰

强烈的地方色彩〔建国后为转变为物资交流大会〕

特产

农副产品:火腿、豆制品、家禽蛋、茶叶、石榴等

传统工艺:剪纸、麦秆贴画、草编、花边刺绣等

地方文化:浦江乱弹、灯彩、叠罗汉等

爱不释手、馈赠佳品;民间文化丰富多彩

所产 “风蹄”、“竹叶薰腿”为驰名中外的两个品种

浦江剪纸、麦秆贴画等作为优秀工艺品远销国外

风景

近有东溪、龙峰山〔塔山公园、龙寺塔〕等;远有仙华山、宝掌山、青萝山、玄鹿山、浦阳江、壶源江等

山明水秀、名胜古迹、陶情冶性,增长见识,古树冷泉,怪石飞瀑,有“浦阳十景”之佳


  上面表格归纳的是浦江县范围的地方特色,包括了浦阳镇临近村镇的各种特色要素;虽然这次研究的只是整个县城的一部分,并不是在做全面的城市整体保护发展研究,但笔者认为,保护区——即历史街区不仅仅是孤立的一块地而已,它与整个城市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是城市这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因此笔者对整个县域的地方特色做了归纳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社会的脉络、走向,从而才能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进行更科学,更有效的研究。
  2.3.2浦江县历史街区的保护价值
  (1)历史价值。我国众多古镇大凡各有其历史文化特色。有些是历史环境与风貌保存较好,有些年代久远且部分古迹保存完好而该历史街区以其所特有的历史文化纪念价值即对后世的警醒而闻名于世。
  (2)文化艺术价值。由传统民居、店铺和文物古迹组成的历史街区无论是建筑本身还是其围合的街巷空间,无不给人以传统文化的氛围和宜人和谐的艺术感受。古建筑朴素典雅的风格,精美的木雕、砖雕和彩画,均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3)生活情感价值。对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而言,老城最叫他们留恋的就是那一户户排列整齐的砖木结构的老宅,以及由它们围合而成的丰富多变的街巷空间。漫步其中,庭院深深,耐人寻味。在这青砖灰瓦的背景中,偶尔传来小贩悠扬的叫卖声、小孩三五成群结伴上学的身影……这一切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令习惯了灯红酒绿城市生活的人们不得不感叹岁月的沧桑变迁。
  (4)旅游价值。浦江历史街区保存下来的原汁原味的老城面貌和古朴的生活气息无疑对来此观光的人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既满足了人们观赏需求,又给人强烈的文化感受、心灵震撼。这是浦江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旅游资源。
  2.4浦江县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策略
  (1)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保护原则
  以东街、后街为主线,以保存较好的建筑为重点,将全镇区内的传统建筑保护串连起来,同时保护好尚存或已消失的古迹和遗迹,从而使浦阳镇的古朴形态得到保护与展示。
  (2)以保持浦江原有传统风貌为主的原则
  历史街区传统风貌是历史延续和发展的真实体现,应予以保持,才能更好地展示其内涵和价值。应注重古镇整体形象的设计,包括传统建筑,商店招牌、立面色彩、建筑用材等都予以足够的重视,对近年来随意改建、添建的不适应现代生活和古镇发展的不合理的部分应进行局部调整合改建。
  (3)重点保护和一般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浦江历史的特点,将老街、文物点等作为重点保护对象,一般性传统居民和遗迹作为一般保护对象。对重点保护对象应参照 《文物法》的规定执行。
  (4)有形文化保护和无形文化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保护传统建筑、历史遗址遗迹、生态环境及传统的手工业、农业器具、生活用具等有形文化,又要保护民俗风情及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等无形文化,从而使浦江的历史文化氛围得到发展的、充分的、具体的全方位的保护。
  (5)注重功能及基础设施改善的原则
  浦江历史街区内现有功能已日趋居住化,商业功能呈退化趋势,对外商业功能已几乎丧失。为配合今后的旅游开发,原有老街是的商业功能应逐步转化,加强为旅游服务的功能,开辟旅游商业,而将居民需求之商业功能移至新区。旅游商业可以包括纪念品、南北货、特色饮食等等,要能充分体现浦江特色。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配套,提升环境质量。疏通道路、拆除明显影响交通的建筑物或构造物,消除安全隐患;完善给排水系统和电力电讯系统;整治河道,保护生态环境。具体技术要求,本着保护历史风貌的原则,建议工程管线全部埋地;路面改为石板路,清除各家门前的水泥坡道。根据街巷特点,考虑游客观赏路线,增加绿地空间、停车场,整治现有花池栏杆,统一路灯路牌,增设垃圾桶,休息座椅等,逐步完善住宿、饮食、服务等旅游配套。和老城北段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旅游线路,使游客和居民都难感受到悠久的民居文化。
  (6)保护、利用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文物占迹、尤其是文物建筑不仅具有历史的、文化的、情感的和象征价值,同时还具有使用价值大部分历史建筑都处于使用状态,时时承受着各种各样的荷载,抵抗着来自各方破坏因素的影响这是和其他文物不同的地方,也是其独特的价值所在
  利用就是积极的保护从社会方面讲,它使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得以保持他们正常的机能状态及和谐致的关系;从文化方面来说,它使文物建筑及环境的历史价值得以保存;从经济上说,利用已有资产和现有道路等基本设施。这样,在向人们展示其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古镇三产的发展,繁荣古镇的经济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屈寒飞.洛阳金元古城城南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研究.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
[2]武联、王鑫.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方法.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第1期
[3]杨新海. 历史街区的基本特征及其保护原则.人文地理,2005年第5期
[4]邱明、宣建华. 郑宅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策略研究.华中建筑,2004年 04期  
[5]王景慧. 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和做法.城市规划,1998年第3期
[6]戴湘毅、王晓文、王晶. 历史街区定义探析.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年第5期
[8]浦江历史街区保护调研报告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